如何選擇最適合您的熱電偶?
1. 線徑(AWG)
在選購熱電偶時,線徑的選擇至關重要。儘管線徑不會直接影響溫度的測量結果,但會影響熱電偶的穿孔和彎曲能力。對於需要在SMT測溫板上進行穿孔和埋線的場合,建議選用AWG36(線蕊直徑0.127mm)。然而,較細的線徑容易斷裂。如果沒有特別要求,則建議選擇AWG30(線蕊直徑0.254mm)。
2. 適用溫度範圍
熱電偶的適用溫度範圍取決於其覆蓋材料。不同材料將影響其能夠準確測量的溫度範圍。在選擇熱電偶時,應詳細了解其適用溫度範圍,以確保其符合您的應用需求。
3. 容許誤差(溫度量測公差)
各種型號的熱電偶具有不同的溫度量測公差。在選擇適合的熱電偶時,請注意其容許的溫度誤差範圍。確保選擇的熱電偶符合您的溫度量測精度要求。
各類型熱電偶介紹及應用
K-Type熱電偶
K-Type熱電偶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型號之一。由於不含貴金屬,造價相對較低,且可測量的溫度範圍廣泛(-200℃~+1200℃)。其量測誤差通常在±1.5~±2.5°C之間。K-Type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可靠性,適用於大多數應用場景。
N-Type熱電偶
N-Type熱電偶是K-Type的改良版本,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抗氧化性能。常用於高溫測量,其測量範圍為-200℃~1200℃。量測誤差通常在±1.5~±2.5°C之間。N-Type熱電偶也不含貴金屬,因此具有相對較低的價格。
E-Type熱電偶
E-Type熱電偶具有較高的電壓輸出(68µV/°C),適用於低溫測量。它可以測量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,通常在-270°C~900°C範圍內使用。
J-Type熱電偶
J-Type熱電偶是較早期的型號,目前使用較少。其溫度量測範圍為-40°C~750°C,並且容易受到氧化影響。通常建議在可行的情況下使用K-Type熱電偶進行替代。
T-Type熱電偶
T-Type熱電偶是用於測量低溫的理想選擇。它具有高靈敏度、溫度近似線性和良好的重現性。然而,T-Type熱電偶的正極在高溫下的抗氧化性能較差,使用溫度受到限制。
B-Type、R-Type、S-Type熱電偶
這三種熱電偶使用貴金屬,適用於高溫度測量環境。它們具有高穩定性和較高的成本,通常在特定高溫環境中應用。其中S-Type熱電偶的性能最為突出,常用於校正其他熱電偶。
熱電偶型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類型 | 材質 | 靈敏度 | 溫度範圍 | 常用溫度 |
B型 | (+) 鉑 、30% 銠 (–) 鉑 、6% 銠 |
5 至 10 µV/°C | +250 至 +1820°C | 1600°C |
E型 | (+) 鎳鉻合金 (Ni-Cr) (–) 銅鎳合金 (Cu-Ni) |
40 至 80 µV/°C | –270 至 +1000 °C | 550°C |
J型 | (+) 鐵 (–) 銅鎳合金 (Cu-Ni) |
50 至 60 µV/°C | –210 至 +1200 °C | 500°C |
K型 | (+) 鉻鎳合金 (Ni-Cr) (–) 鋁鎳合金 (Ni-Al) |
28 至 42 µV/°C | –250 至 +1250 °C | 700°C |
N型 | (+) 鎳鉻矽 (Ni-Cr-Si) (–) 鎳矽 (Ni-Si-Mg) |
24 至 38 µV/°C | –250 至 +1300 °C | 1000°C |
R型 | (+) 鉑 (–) 鉑 - 13% 銠 |
8 至 14 µV/°C | –50 至 +1768 °C | 1600°C |
S型 | (+) 鉑 (–) 鉑 - 10% 銠 |
8 至 12 µV/°C | –50 至 +1768 °C | 1300°C |
T型 | (+) 銅 (–) 銅鎳合金 (Cu-Ni) |
17 至 58 µV/°C | –250 至 +400 °C | 200°C |